玫瑰痤疮(acne rosacea)俗称酒渣鼻,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累及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双颊部、口周、鼻部以及眼脸处阵发性潮红或持久性红斑伴毛细血管扩张以及丘疹、脓疱等,患者自觉面部灼痛、干燥、瘙痒以及紧绷感等,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学习及人际交往。有研究证实玫瑰痤疮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且易发生抑郁焦虑,并日生活质量下降越明显,发生抑郁症的危险越大[1]。据2015年研究统计,在我国玫瑰痤疮患者中67.11%患者存在着严重的自觉尴尬、自我评价降低以及情感障碍状况,生活质量明显下降[2]。2004年美国国家玫瑰痤疮协会专家委员会(National Rosacea So ciety of experts committee,NRSEC)将玫瑰痤疮分为4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丘疹脓疱型、增生肥大型和眼型[3]。目前对于玫瑰痤疮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长期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疗效等问题影响到患者的依从性近年来有学者[4]采用精准脉冲光联合点阵激光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但是其高昂的治疗费用亦限制了该方法的临床应用。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消毒杀菌能力和抗炎作用,近年来逐渐应用于骨关节疾病及妇科炎症性疾病并取得起到了很好的疗效,但在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笔者采用臭氧水疗联合红光治疗丘疹脓疱型及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疗效优于单纯红光照射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和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性11例女性39例:年龄20~49岁平均(362+71)岁。病程5~48个月,平均(19.2±10.3)个月。对照组48例男性8例,女性40例;年龄20~50岁,平均(382±6.4)岁。病程3~47个月,平均(211±11.5)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人选标准:符合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和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诊断标准[5]蠕形螨检测呈阳性:年龄20~50岁;1个月内未按玫瑰痤疮诊断及治疗者。
排除标准:(1)面部有皮炎湿疹、日光性皮炎、红斑狼疮、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等疾病;(2)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肝肾功能不全等慢性内科系统性疾病:(3)处于孕期和哺乳期妇女:(4)2周内服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维甲酸药物或者做紫外线治疗患者:(5)近4周接受激光、光子、红蓝光等物理治疗患者;(6)伴有焦虑、抑郁、烦躁等神经症患者:(7)年龄<20岁和>50岁的患者。本研究通过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研究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仪器 臭氧水疗仪,臭氧水浓度3.5~7.5mg/L。CrystaLite型红蓝光皮肤治疗仪,波长(630±10)nm,最大输出功率密度80 mW/cm²。
3.药物甲硝唑凝胶(商品名:丽芙)规格20g:0.15g。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治疗前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治疗前后在相同的环境、光线及光圈下数码相机照相。
1.分组治疗组患者50例,采用臭氧水疗联合红光以及甲硝唑凝胶治疗;观察组患者48例,采用红光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
2.药物治疗甲硝唑凝胶外涂,每日2次。
3.红光治疗患者治疗前用温水清洁面部,佩戴防护眼镜。采用红蓝光皮肤治疗仪照射,光源垂直对准患者面部,照射距离15~20cm治疗能量密度40~60J/cm²照射时间20min,每次治疗间隔时间1d,每周3次。
4.臭氧水疗水疗温度20℃~25℃泡浴面部每次时间15~20min,每周3次。
以上治疗疗程共6周,治疗后2、4和6周随访进行疗效评估并记录不良反应包括面部刺激、红斑、脱屑、瘙痒等,痊愈后随即停止治疗。
1.严重程度评分根据皮损区域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和炎症损害(丘疹和脓疱)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6]。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1、2、3分。各临床症状总分相加作为病情评估的总积分。
指数(%)=(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 ×100%
2.疗效判定标准7痊愈:疗效指数75%~100%;显效:疗效指数50%~74%;有效:疗效指数25%~49%:无效:疗效指数<25%。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 x100%。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积分差值进行组内比较;组间有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一、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丘疹脓疱和红斑毛细血管扩张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积分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患者治疗后改善明显(见图1)。
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和6周有效率分别为28.0%、54.0%、78.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8.8、39.6%、52.1%,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治疗后4和6周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
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均无异常。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3例(6%)对照组2例(4.17%)症状主要为面部照射或涂药后一过性刺激不适症状嘱患者局部冷敷后缓解,均不影响继续治疗及疗效判定。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玫瑰痤疮好发于中年女性,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明,目前多认为患者局部血管舒缩神经失调、毛囊虫感染及局部反复炎症是其主要发病因素之一辛辣刺激饮食、温度刺激、情绪剧烈波动以及内分泌障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可诱发或加重本病。有研究认为玫瑰痤疮发病与皮肤微菌群和皮肤免疫两方面有关,毛囊蠕形螨、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等细菌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细菌肽物质与皮肤识别受体结合并活化促使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和生成活性氧,从而诱发并加重皮肤炎症反应,引起丘疹脓疱等临床表现;患者皮肤屏障功能下降,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神经肽的释放,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而引起阵发性潮红、持久性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等血管症状[8]。
我国臭氧技术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年来随着对其认识的逐渐加深,臭氧疗法逐渐被应用到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中[9]。臭氧水疗指把高浓度的臭氧气体溶解到水中后在1~2min内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过氧化氢、丙二醛、脂质氧化产物等抗氧化物质以中和炎症反应中过量的活性氧刺激产生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氧化酶、亚铁血红蛋白酶等大量抗氧化剂,从而清除体内的氧化物质和氧自由基[10、11],后者参与多种疾病的氧化应激反应,还可通过氧化细菌内葡萄糖氧化酶直接作用于细菌蛋白质DNA/RNA等生命基础物质破坏细菌细胞壁等多重作用机制杀灭细菌[12]。臭氧水疗治疗玫瑰痤疮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其强大的氧化性能破坏了细胞结构,进入细胞内,而致微生物死亡同时中和并清除了该病炎症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物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红光波长为(633±10)nm可作用于皮下组织,改善组织血液循环,促使炎症消退和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它产生光化学以及光热效应,在提高细胞活性的同时,降低炎症部位5-羟色胺的含量,具有消炎、镇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缓解痒痛等临床症状;同时红光刺激增加纤维细胞数目,可促进皮肤胶原组织的修复利于患者伤口的愈合从而改善皮肤质地因此红光在玫瑰痤疮的治疗中不但具有抗炎、修护皮肤屏障功能症状还可以改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
甲硝唑凝胶是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治疗玫瑰痤疮炎症性皮损的常用外用制剂之一[14]。甲硝唑属硝基咪唑类合成抗菌药,具有杀灭毛囊蠕形螨的作用局部外用甲硝唑可以在体外抑制中性粒细胞和活性氧的功能,对中重度红斑及炎性皮损有较好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6周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对玫瑰痤疮患者的丘疹脓疱和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缓解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臭氧在玫瑰痤疮的治疗中有较强的缓解炎症和改善红斑、毛细血管护张的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4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为临床上采用臭氧水疗联合红光有效治疗玫瑰痤疮提供治疗次数或治疗疗程的依据。两组不良反应观察发现均出现--过性皮肤刺激不适,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玫瑰痤疮患者伴有面部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肤易敏感不耐受轻微刺激有关,不影响继续治疗。
综上所述,臭氧水疗是一种安全环保、有效的方法,臭氧水疗联合红光照射有助于减轻玫瑰痤瘀炎症症状,改善皮肤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从而丰富了玫瑰痤疮的治疗手段,且无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并且治疗费用低廉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对玫瑰痤疮治疗作用机理及靶点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